新聞中心
聚智聚力獻良策 同心同向謀發展——市政協2024年履職亮點回眸
2025-01-17
2024年是新中國和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,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、二十屆二中和三中全會精神,實現“十四五”規劃任務的關鍵一年。
在這關鍵之年,在中共鄭州市委堅強領導下,市政協堅持團結民主、務實協商,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為政治檢驗、以服務全市改革發展為履職主線、以促進民生不斷改善為著力重點、以迎接重大歷史節點為重要契機,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,寫下了人民政協助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鄭州篇章的生動注腳。
站在新的起點回望過去一年,一步步堅實的腳印,讓流動的時光也有了刻度。
發出政協“好聲音” 唱響高質量發展“協奏曲”
堅持圍繞中心、服務大局,重點工作、中心任務中總有“政協身影”。
圍繞市委交辦的軟件產業、科技金融發展精心組織專題議政,開展調研視察7次,舉辦協商座談會50余場,形成調研報告13篇,提出了千企鏈條培育、創新高地建設、搭建綜合平臺、聚集金融要素等建議,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智力支撐。
搭建“讓鄭州走出去、將世界引進來”的橋梁紐帶,召開“提升鄭州國際化水平”專題學習座談會,圍繞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“一帶一路”建設深入調研,重點督辦《全面提升鄭州國際化水平 努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》和《以數字貿易為抓手 推動鄭州市對外開放再上新臺階》2份提案,助力過境免簽政策落地、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實施和城市形象精準推廣。
圍繞推進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基地全國重地建設,就商都歷史文化區建設、岐黃文化研究、“功夫鄭州”消費場景打造等履職建言。支持新密市政協成功舉辦首屆鄭州·岐黃中醫藥發展大會,簽約項目總額125億元,在縣區辦出了高水平大會。
助推美麗鄭州建設,針對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開展民主監督,聚焦鄉村振興、公園城市、垃圾分類等議題深度協商座談,形成一批協商成果,部分成果已被納入城市規劃。
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協商研討會上提出“踐行綠色發展理念,加快建設美麗鄭州”建議,形成集體提案遞交省政協,為助力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發出鄭州聲音。
一次次躬身實踐推進調研更加扎實、建言質量不斷提升;一次次同頻共商精準“把脈”經濟社會發展、力求“對癥下藥”破解難題;一次次務實協商助推決策優化與實施、匯聚起發展合力……黨委和政府工作推進到哪里,政協工作就跟進到哪里,力量就集聚到哪里,作用就發揮到哪里。
“商量”出“民生” “協商”出“幸福”
“你有事要說,我有話要講,人民民主重協商,有事好商量。有話好好說,遇事多商量,求同存異出共識,好說好商量……”大河路街道天河社區活動室里,“銀鈴之聲”合唱團正在排練由惠濟區政協創作的《惠協商之歌》。
除了在有條件的村(社區)建立協商議事室,惠濟區還在各個鎮(街道)建有協商議事廳,在區、鎮(街道)、村(社區)三級聯動的基層協商平臺助力下,委員們走到群眾中去,圍繞一個又一個群眾“急難愁盼”,“商量”出了“民生”,“協商”出了“幸福”。
金水區政協堅持“委員走訪月”集中走訪活動,持續擴大政協履職“朋友圈”;鞏義市政協開辟“鞏同協商”欄目,持續報道各類協商活動20余次;中牟縣的“牟事咱來說”履職品牌形成了“七步議事法”,打造了“有事碼上說”互動平臺,有關經驗被人民政協報專題報道,多次作為基層治理案例走進中央、省委、市委黨校課堂……市政協指導區縣(市)政協結合實際、加大探索,形成了“線上協商”“板凳協商”“田間協商”和“五議四不議”“七步協商法”等協商經驗,“有事好商量”平臺已經成為全市政協系統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有效載體。
管城區政協持續鞏固深化“制度建設年”成果,完善5個方面41項規章制度,堅持每半年組織界別群眾對委員測評;上街區政協創新搭建了“上街政協講壇”;新密市政協推行“重點提案+專題協商”督辦模式;滎陽市政協形成了政協提案“三位一體”督辦工作格局;登封市政協建立了“三個三”工作制、主席會議審定協商成果制度……市政協大力推進協商民主向基層延伸,積極參與基層協商機制和制度建設,深化規范提升“有事好商量”、政協委員聯絡站、委員之家等協商平臺建設,構建機制靈活、形式多樣的政協基層協商網絡,努力把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。
廣聚共識和力量 畫好最大同心圓
人民政協為人民,既是對初心使命的莊重承諾,也是政協履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。全年立案提案875件,其中民生提案386件、占比44.1%,有力促進了城市驛站管理、學生“雙減”落地等民生問題的解決。
圍繞托育服務機構建設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協商建言,針對托育布局優化、教師隊伍建設、特殊群體關懷等問題獻計出力,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;圍繞民營企業權益保護開展雙月協商,提出破解市場準入等建議,助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;組織政協委員到防汛一線視察夏季防汛應急準備,與黨委政府同心協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;組織委員深入界別群眾收集社情民意信息4451篇,全國政協采用30篇,省政協采用90篇,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在全省政協系統名列前茅;積極推進政協協商服務基層治理,建好用好448個“有事好商量”協商平臺,舉辦各類履職活動1984次,委員參與1萬余人次,助解安置房回遷、老舊小區治理等各類民生實事1819件。
始終堅持大團結大聯合,為鄭州高質量發展和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凝心聚力。
成功舉辦慶祝新中國暨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系列活動,以專題圖書、書畫展覽、歌詠比賽、征文活動熱情謳歌光輝歷程,廣泛匯聚了同心向黨、攜手前行的奮進力量。
圓滿舉辦甲辰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,全網點擊量超29億人次,美譽度和影響力持續提升,實現了盛世龍年拜祖大典“多出新彩”與“守牢底線”雙戰雙贏。
編纂出版文史資料《嵩山紀事》,制作推出6期“鄭州有什么”短視頻,切實發揮存史、資政、團結、育人作用。
建好用好“鄭在協商”融媒體平臺,在國家級媒體發稿104篇、省級媒體發稿286篇,講好鄭州故事、政協故事、協商故事。
…………
時光無言,鐫刻著拼搏進取的足跡。奮斗有聲,吹響了追趕超越的號角。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規劃實施收官、“十五五”發展謀篇布局之年,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。
積力之所舉,則無不勝也;眾智之所為,則無不成也。市政協將始終與黨委同向、與發展同行、與群眾同心,堅持黨的領導、統一戰線、協商民主有機結合,堅持團結民主、務實協商,堅持改革創新、干字當頭,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,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鄭州篇章廣泛凝聚人心、凝聚共識、凝聚智慧、凝聚力量。